扫描以上二维码,关注文物网,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。
记住密码
玉透雕折枝花锁(北宋) 玉折枝花饰(北宋) 玉人物纹带板(唐) 玉飞天佩(唐) 齐东方 唐代玉器更多被当作工艺品?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齐东方强调:玉器是唐代最高等级象征 在谈论唐代玉器的社会地位时,上海博物馆研究员、中国文物学会玉器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张尉曾明确表示:唐代的金银器要比玉器发达,整个社会比较崇尚金银器;唐宋年间,玉器更多只是被作为工...
早期酒具:青铜冰鉴 早期酒具:青铜冰鉴 在没有冰箱、没有空调、没有电扇的几千年里,古人是如何熬过漫漫的长夏? 青铜冰鉴是我国战国时代就已发明的“原始冰箱”。青铜冰鉴1977年出土于湖北随县曾侯乙墓中,由铜鉴、铜缶组合而成,缶套置于鉴内。冰鉴的工作原理,是依靠装在鉴内的缶四周的冰块,使缶中的酒降温的。 中国古代,人们喜欢温酒,温酒不伤脾胃;夏季时也嗜喝冷酒,冷酒可以避...
7月24日,家住福州鼓楼区通湖路的叶女士拨打东快新闻热线968977反映,前年通湖路上挖掘出的唐代罗城遗址现在已经成了停车场,停车场周围还放了不少干枯的树枝和杂草,居民担心会引发火灾。 记者核实:前年,考古队员在通湖路发现了一段古代城墙遗址,后被确认为唐代闽王王审知所建的罗城,始建于唐天复元年,也就是公元901年,距今1112年。这一处城墙是目前福州城里发现的最早的一处城墙遗址,也是福州城最早使...
唐代的空调房 唐宋时期,避暑纳凉已成为皇家宫廷、高官显贵夏季生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,其避暑方式也十分奢侈。唐代时,皇帝在宫廷中建有专供避暑用的凉殿,殿中安装了机械传动的制冷设备。这种设备,采用冷水循环的方法,用扇轮转摇,产生风力,将冷气传往殿中。同时,还利用机械将冷水送向屋顶,任其沿檐直下,形造水帘,激起凉气,以达到消暑之目的。这种制冷设备利用自然水冷,具有较高的降温能力。
日前,仿唐“真金手绘云龙粉蜡笺”宣纸在泾县研制问世,并在第31届全国文房四宝艺术博览会上首次亮相。 据介绍,由该县冰星宣纸厂研制开发的“真金手绘云龙粉蜡笺”,是仿唐代粉蜡笺系列产品中的一种珍贵品种。目前主要有“九龙粉蜡笺”、“六龙粉蜡笺”、“冰梅粉蜡笺”、“缠枝粉蜡笺”等4个不同图案色彩的产品。该产品精选天然生长的纯洁植物、原始矿物和纯真金箔等打造成可供描绘使用的辅助原料,再由老艺人勾勒出需要描绘...
近日,经云南大理州文物部门考古发掘,一段先前被认为已毁、不复存在的唐代南诏国都城“阳苴咩城”的城墙遗址被发现,此次考古发掘的结果纠正了这一说法,对研究南诏大理国历史具有重要意义。 去年7月初,选址于大理古城东北侧、崇圣寺三塔以东的大理密湾旅游文化项目(即密湾小镇)开始施工不久,便接触到一段疑似夯筑的古城墙,经大理州文物管理所调查、勘探,项目区内的地下文物被认定为古城墙遗址...
掇石,也称“制子石”“武功石”。石上皆标有重量,主要考臂力,以重量多少定名次,并刻有科举吉语。 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分为文科举和武科举两类。反映文科举的书籍及影视作品众多,人们对此并不陌生,但武科举如何选拔人才?测试臂力的“举重”又在武科举中占据怎样的位置? 清朝掇石用来测试考生臂力 北京科举匾额博物馆内,几块中部挖空、方方...
拍卖行图录上的张萱《唐后行从图》张萱《唐后行从图》 图片来源于“Thierry De Maigret”拍卖行 官方网站从著名收藏家朱绍良处获悉,在法国当地时间6月19日,于法国一家名为“Thierry De Maigret”的拍卖中,一件标明为唐代张萱《唐后行从图》从1500欧元起拍,最终的成交价达到了375万欧元。 从拍卖行的图录获悉,这件作品曾...
在江苏扬州博物馆与自治区博物馆联合举办的《流光缩影——古代铜器展览》中,近百枚汉唐时期的铜镜一起精彩亮相,这些令人目不暇接的古代铜镜里,最特别的是一面具有新疆少数民族风格的海马葡萄纹铜镜。 古代铜镜的正面十分光洁,男子可以对着镜子整理衣冠,女子则面对着它细心地妆扮自己的容颜,如唐代诗人李贺《美人梳头歌》中所云:“双鸾开镜秋水光”。而铜镜的背面则是另...
23日发现的唐代钱币开元通宝。(库车县文物保护管理局提供) 23日,库车一工地上,新挖出来的黄土被堆在一起,运土车正在往外面运输,突然有细心的工人看到一枚黑色钱币,随后便喊道:“这土里面有钱!”闻讯后有人报了警。 库车县文物保护管理局局长王志强,在接到报警后第一时间赶到现场,经过初步勘察,原来这些钱币的所有者是一千三百多年前的唐代人。 24日,正在清理现场的王志强通过...
库车县老城区一施工工地发现古钱币。 库车县老城区一施工工地发现古钱币。 24日记者从新疆库车县文物局获悉,库车县一工地在施工中发现大量古钱币及古代陶罐。 据称,4月23日下午,库车县文物局接到举报,该老城区一施工工地发现古钱币,文物局立即组织人员赶赴现场进行挖掘清理,当天下午就清理出了三千多枚,全部为唐代“开元通宝”,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。 记者在现场看到...
经多次研究和实地考察,海内外专家日前确认在古城西安发现的一唐代双语墓志,是我国迄今为止首次发现的唐代汉文鲁尼文双语石刻墓志,不仅填补了古突厥文字在东亚地区的文献资料空白,还对研究千年前的民族关系和文化交流等具有重要意义。 “回鹘王子葛啜墓志”发现于西安市唐长安城明德门附近的一处唐代墓地里,呈正方形,边长约40厘米,由墓盖和墓志两部分组成。它不仅保存完整,文字清晰,还在汉字...
毋庸置疑,汉代和唐代在中国民族史上皆属盛世;后代有些人仍自诩汉人、唐人为荣。不过,在玉艺成就方面,不少专家皆重汉轻唐。事实上,汉代玉器无论玉质、形制、纹饰、刀法、琢艺与风格等方面,均甚有特色,水平奇高;可说继春秋战国后,玉雕艺术更上一层楼。 唐代玉雕并非一无足取;虽然大体上比不上商、周及汉代兴盛,也不及后朝两宋玉器优雅和富有文人气质;但同样有不少传世品值得珍藏,不宜小觑之。 唐代因为文化对外开...
微博上所流传的陕西文物局晒出的唐代“无线鼠标” 1月21日报道:今天,陕西省文物局官方微博发布了一张1956年西安市东郊韩森寨M45唐墓出土的唐代滑石兔,并“严重声明”,称“绝非鼠标”。这条“此地无银三百两”的声明,立刻引起了网友的热议: 网友“@爱吐槽的Ray”,西安...
鎏金双狐纹银盘 鎏金龟纹银盘 遗宝之谜解密何家村46 齐东方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、博士生导师。主要从事汉唐时期考古、历史、文物、美术教学与研究。 双狐纹盘呈相连双桃形,造型奇特。两桃中心处锤揲相向而行的狐狸,均作回首状,互为顾盼,神态生动。龟纹桃形银盘在唐代出土品中也是唯一的一件,盘的中心饰一只龟,龟头微微偏向一侧,是呆板形态中出现的一丝灵动。 将器物制成桃...
官方微信
官方微博